增設支點加固簡介
建筑加固的方法有很多,而增設支點是改變結構傳力途徑加固法的一種加固方式,是受力結構指通過增設支點(柱與托架)的辦法使結構受力體系(即計算簡圖)得以改變,因而也可以稱為增設支點加固法。
通過增設支承點來減小結構計算跨度、達到減小結構內力及相應提高結構承載力的加固方法,稱為增設支點加固法。其優點是受力明確,簡便可靠,且易拆卸復原,適用于對使用空間和外觀效果要求不高的梁、板、桁架、網架等水平結構構件加固。按支承結構的受力性質分為剛性支點和彈性支點。
增設支點加固施注意事項
采用增設支點加固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該加固法是一種傳統的加固法。適用于對外觀和使用功能要求不高的梁、板、析架、網架等的加固。此外,還經常用于搶修工程,盡管這種方法的缺點視突出,但由于它具有簡便、可靠和易拆卸的優點,一直是結構加固不可或缺的手段。
2.該加固法雖然是通過減小被加固結構的跨度或位移,來改變結構不利的受力狀態,以提高其承載力,但根據支撐結構、構件受力變形性能的不同,又分為剛性支點加固法和彈性支點加固法。前者一般是以支頂的方式直接將荷載傳給基礎,但也有以斜拉桿作為支點直接將荷載傳給剛度較大的梁柱節點或其他可視為“不動點”的結構。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傳力構件的軸向壓縮變形很小,可在計算中忽略不計,因此,結構受力較為明確,計算大為簡化。至于后者則是通過傳力構件的受彎或桁架作用等間接地將荷載傳遞給其他可作為支點的結構。在這種情況下,由于被加固結構和傳力構件的變形均不能忽略不計,因此,其內力計算必須考慮兩者的變形協調關系才能求解。由此可見,剛性支點對提高原構件承載力的作用較大,而彈性支點加固法的計算較復雜,但對原結構的使用空間的影響較小。盡管各有其優缺點,但在加固設計時并非可以任意選擇的。因此作了“應根據被加固結構的構造特點和工作條件進行選用”的規定。
3.加固設計支承結構或構件時,宜采用有預加力的方案。預加力的大小應以支點處被支頂構件表面不出現裂縫和不增設附加鋼筋為度。
4.制作支承結構和構件的材料,應根據被加固結構所處的環境及使用要求確定,當在高溫或高濕環境中使用鋼構件及其連接時,應采用有效的防銹、隔熱措施,
推薦閱讀: